张大千其人。
中国现当代国画家中最有名的要数黄宾虹、齐白石和张大千。以风貌而言,黄宾虹如大家闺秀,稳重端庄,他的一生朴朴素素,从不张扬;好事之徒唯一能引为谈助的,是黄宾虹晚年眼睛得白内障,是不是他艺术风格“变法”的原因。
齐白石如乡间少女,天生丽质,天真之至;他虽扎根北京,画风其实很“海派”。齐白石的轶事也有不少,可谓天真烂漫,绝少机心。只有一次带了文人附庸风雅的表演,他要用一张白菜图换人家一车白菜,结果车夫不干。
相比之下,张大千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只是大都不是命运本身的沉浮,而是他自己表演得十分戏剧化。
众所周知,张大千以仿冒石涛出名。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可年纪轻轻要闯入高手如林的国画名人圈,非要点绝技不可。大千先是留了一把美髯装扮得老成些,能够“出镜”;然后仿冒石涛作品,用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他人卖假画是为了生计,张大千也是如此。可他还要将假画作为炫耀的资本,作为挑战先辈的工具,可真够绝的。
中国历朝历代都被国画的赝品问题缠绕,而且国画界和公众舆论对赝品的暧昧态度。就像“偷书不是偷”、“鲁智深打死卖肉的大户打得好打得痛快”那样,中国传统中确实有许多似是而非、让人看不懂的“逻辑”。
所以我们对仿造石涛作品的张大千不妨宽容,可问题是大千居然因此爆得大名。他跑到几位画家兼收藏家那儿,要看他们新近买的石涛画。等人家拿出来后,他声称是自己画的,将作假的细节一一背出,弄得老画师们目瞪口呆。
生活中,张大千还喜欢赠画给达官贵人,这样他的名头传播得更广,画也卖得动。而黄宾虹的赠画对象则是自己的知音,贫富无所谓。他以为,只有这些人才会理解自己作品的真价值,才能细心珍藏,传得久远。
金庸在道出“适应环境”是韦小宝的一个主要特征后说道:“最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不一定是道德最高尚的人。遗憾得很,高尚的人在生存和竞争中往往是失败的。”
这点在张大千身上也有不少蛛丝马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