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首艺术歌曲,来自廖昌永的《我住长江头》。这首歌的歌词,是北宋诗人李之仪,写给红颜知己杨姝的一首情诗。后经民国时期作曲家青主配曲,最终编写而成。
说到艺术歌曲,它是诗歌和音乐结合之下,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般通过独唱+钢琴伴奏的形式来表现,代表了较高知识阶层的审美要求。
艺术歌曲的发源地在德奥地区,其中尤以舒伯特成就最为突出,他也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野玫瑰》、《魔王》等等,都非常棒,这个今后我们再说。
今天分享的这首《我住长江头》,算得上是我国现代艺术歌曲中的珍品。此曲采用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谱写而成。
1103 年,大诗人李之仪被贬官至太平洲。与此同时,他的一双儿女相继去世。不久后,与他相濡以沫 40 年的夫人,也撒手人寰。李之仪的人生低落到了谷底。
这时,一位叫杨姝的歌妓,走进了他的生活。二人一见倾心,互为知音。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自己的红颜知己,和滚滚东逝的江水里,李之仪的心中涌起了万般柔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名作。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 ·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800 多年后的民国时期,一位叫做青主的作曲家,被这首诗打动。
青主(1893- 1959)原名廖尚果,广东惠阳人。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并因击毙时任潮州的知府,而立下战功。民国政府成立后,他被公派到德国留学。虽说学的是法律的专业,却酷爱音乐,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艺术歌曲。
回国后,青主在政界颇具影响,奈何因参与广州起义失败,而遭遇通缉,一度亡命天涯。纷乱复杂的政治变革中,他的许多战友也相继离世。劫后余生的青主,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思念,便借李之仪的这篇诗作,寄托绵绵之情。
这首歌的旋律绵长,深情。钢琴伴奏从头至尾用分解和弦,犹如江水永无休止的波动。乐句到了尾部时,或向上,或向下的拖腔,表现了难以抑制的情感起伏,寄托着深深的忧思。好了,今天就先说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本文插图为单雄威摄影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