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愿
在网易云听歌,偶然听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歌《玫瑰三愿》。黄自作曲,龙七(龙榆生)作词,张立萍演唱。
歌曲非常短小,不足两分钟,却饱受德国艺术歌曲传统的滋养。但同时,这曲词所传递的意境,又真真切切是属于东方的,是“小园香径独徘徊”式的落寞与忧伤,与温婉的宋词意境默默相通。
同意大利歌剧中男女高音经常拉开嗓门炫 Hi-C 不同,艺术歌曲的演唱更讲究气息的微妙控制、力度和音色的敏锐变化,以配合曲词的意境传递丰富多样的音乐情感,因此对歌唱家的文化修养和技术功底要求甚高。
女高音张立萍的演唱极见功力——对气息的控制非常好,吐字清晰饱满,气息流畅自然,音质甜美纯净,力度和音色变化丰富,音域转换顺滑自然—— 整体演绎风格严谨、准确、适度,一听便知是大家风范。
歌曲为两段式结构。前十二小节为第一段。全曲在钢琴低缓、沉静而略带伤感的简短序奏中开始。第一乐句起首“玫瑰花 玫瑰花”,有如简素的白描,又如质朴的宣叙,气韵清贵,格调高远。
“烂开在碧栏杆下”句,由“开”字加重,推高,宕开,“在”字稍作延驻后沿“碧栏”下行,留驻回转后于“杆”字再次推高,宕开,并随“下”字回环而落,最后复归于沉静。
“栏、杆、下”三字元音饱满,字字顿挫,节奏也渐渐放慢,似有伤春悲秋郁结不忍之意。每一字中又包含着诸多细小微妙的音色力度气息的变化。
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提高了音域,旋律线的起伏更为丰富,情绪的表达也更为炽烈。这时,钢琴伴奏似乎也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一段简短的连接句之后,乐曲直接进入到了第二段。
经过第一乐段的情绪渲染,心中的愿望亟欲喷薄而出。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拟人手法和排比句式的使用,辅以旋律的模进和发展,伴随着心潮的翻涌,一浪胜一浪地将情绪推至全曲的高潮。
三个乐句,分别在“妒”、“爱”和“红”字上达到了音域和力度的高潮,但随即又回落。再涌起,又回落,凡三次。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落寞与忧伤始终萦绕在心头,郁结不散。
至“莫吹打”,“莫攀摘”,“不凋谢”时,那歌声已近乎哀愁,乃至悲戚了。在唱到“不凋谢”处的短暂凝噎之后,乐曲顺势转至柔板(Adagio),情绪复趋于平缓。
女高音最后用虔敬、恳切、坚忍的语气唱出“好教我留住芳华”作结收束,歌声渐渐隐去。在简练而富幻想气质的钢琴尾曲声中,一切复归于宁静。
这首歌作于 1932 年,淞沪抗战之后。四年后(1936 年),被誉为“本世纪华人音乐创作史上的一代宗师”的黄自因病在上海去世,年仅 34 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