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江南何处

江南何处

微信用户4年前 (2022-04-08)娱乐类2901
江南何处

其实在遇到《水色》这张专辑之前,我已经遇到了《奇遇》这首曲子,当时一听难忘。京剧曲意的起调后,现代音乐的渲染下,竟然是糯软糯软的苏州评弹。


且看那唱词,思悠悠,恨悠悠,凄凉岁月总悠悠。朝无休,夜无休,牵愁惹恨到几时休... ...


江南何处


而在遇到《奇遇》之前,通过贾鹏芳的《杨柳》,我也早已遇见了范宗沛,只是自己不知。倘若再往前追溯,其实也早该遇见这张专辑的。因为我极爱的那张专辑,林海的《琵琶相》,与范宗沛的这张《水色》渊源极深。


说了这么多,其实四个字就可以概括:相逢恨晚。


江南何处

风潮的音乐是我爱极了的。传承了古典民乐的精髓,再铺陈以现代音乐的明快。钢琴、大提琴搭配了琵琶、三弦、扬琴,柔而不媚,温而不含,东方与西方水乳交融,丝毫不觉突兀。


和《琵琶相》一样,催生出这张专辑的也是那次周庄之行。林海借声声思的琵琶道出了江南的神,范宗沛则借苏州评弹描出了江南的魂。


江南何处


江南诸多小镇中,我独独不喜周庄。过度商业的开发已经毁了它原本的风韵,盛名所累之下一切都失了真。但因着这两张专辑,我终于可以不再耿耿。


江南,是太多人的情结。只可惜,音乐中的江南,和诗画里的江南一样,再也找不到了。


江南何处

《水色》当中,最爱的是那首《摆渡人之歌》。钢琴声贯穿始终,时而主奏,时而辅奏,衬得那《珍珠塔》的评弹如同天籁。


那入水的桨声微漾其中,让人想起烟雨迷蒙的苏州,想起穿蓝印花衣的船娘,想起她遥遥撑来的小船,想起平江路上的青石板,想起河街交汇处的大榕树,还有那精巧到极致的石拱桥,那覆满长亭的紫藤花……很简单,很古朴。


江南何处

苏州是江南的代名词,评弹是苏州的发语声。苏州是天上人间,却一样俗世温情。始终遗世独立的,是我们心里的江南,也是范宗沛和林海的音乐影像。


下次再去苏州,定要带上这张《水色》。


本文插图为汪钰元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348.html

分享给朋友:

“江南何处” 的相关文章

微信无需登录可传输文件

微信无需登录可传输文件

财经网科技12月27日讯,微信又上线新功能——无需登录就可以文件传输,首先更新电脑版微信版本,更新后,无需登录电脑版微信,直接传输文件。打开电脑版微信,下方会出现“仅传输文件”字样。在此状态下,电脑右下方任务通知栏没有微信图标,不能进行聊天...

寻梦园

寻梦园

我很想去到蓝天下,重新温满一次:走过那漫岗交芜的冬错,揣摩绿的心事;我也很想去如今日万里无云般一望的深邃,只一飘我自云慢,没于弧阔的舒远。可是我不能,我的脚在地上,机械而又惯性地交替出行走的限度:一米一米的行进里,我知道进的所以和可能。我甚...

疯了!这9.4分的日本「深夜档」

疯了!这9.4分的日本「深夜档」

要说在日本,站在深夜档电视剧金字塔尖上的作品。除了被中国翻拍过很多很多次的《深夜食堂》,就要数《孤独的美食家》系列啦。连续8季,豆瓣不落9分,那可不是吹的。减肥党的天敌,吃播霸主,全是用来形容这位“孤独的美食家”——井之头五郎。为啥?先给你...

麻雀

麻雀

  岁月珍藏着点点滴滴,倘若触碰了脑海中的开关儿,就会想起心底封存的过往。 清晨,我开车走在行人很少的街路上,有一个瘸脚的环卫工人忙碌着:独特的走路姿势,让我一下想起了小学同学:“洪伟”。我将车慢慢的停在路边,走到他面前:有些苍老,毕竟五...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每年教师节,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我都会收到学生送的各种各样的教师节礼物。譬如微信、微博和电子邮件发来的贺词、贺卡,快递给我的礼品盒以及鲜花等。每当此时,自己切身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和自豪。然而今...

忙起来就没时间老去(小小说)

忙起来就没时间老去(小小说)

  我的母亲是南华市第九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除担任一个班班主任外,还承担了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进入初三后,学校考虑她年龄大,身体也不是太好,准备减去一个班的语文课,让她婉言谢绝了。去年7月,她所带的班中考升学率又一次名列全年级前列,得到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