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8-10)诗词类1673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宋朝文化高度发达,各方大家更是灿若繁星。单说书法方面,就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史称“宋四家。“苏黄米蔡”中,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


然而,书法大家中还有一位,就是宋徽宗。他独创的“瘦金体”在史上同样堪称一绝。比如上面这幅赵佶写的《牡丹诗》,就是瘦金体的代表之作。这种字体最主要的视觉特征就是,收笔处的顿笔与字中极细的长笔,极具艺术个性。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其实“瘦金体”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而这种字体的修炼,同样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一般人很难模仿。


那么,问题来了,宋徽宗造诣这么深,瘦金体这么牛,但为什么宋代四大书法家里录取不了宋徽宗呢?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藏锋”的秘密了。藏锋,顾名思义,不露锋芒、低调内敛、韬光养晦,向来被中国人奉为上策。因为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锋芒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书法中讲“藏锋”,也正是受到儒道主流传统的影响。老子哲学中认为“锋芒”是最容易折断的地方,不可长久,因此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禁忌。而书法中所谓的“棉中裹铁”,其实也都是在书法里加入了人事的学习。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比如,苏轼的许多线条都是“棉中铁裹铁”,讲究的是在灾难痛苦时,通过隐忍收敛,把顽强的生存意志包裹起来。可你再看宋徽宗的书法,他把汉字线条表现的锋芒毕露。它就像是走在危险边缘的美,使人爱恋,也使人害怕。


的确,作为一代帝王,宋徽宗发展出与传统汉字美学完全不一样的,一种对于“锋芒”的鼓励。瘦金体把所有应该“藏”的“锋”全部外放,闪烁灿烂到刺眼。而瘦金体漂亮就漂亮在锋芒毕露,将帝王的霸气完全彰显出来。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然而,作为大臣、老百姓,你能像宋徽宗那么来么?恐怕欣赏一下也就可以了。心底的包袱放不下,肯定写不来瘦金体。所以,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所以说,与大众的审美情趣相左,宋徽宗当然也难入四大家了。


除了这种观点,也有人认为瘦金体缺少变化,而苏黄米蔡的书法则千姿百态;还有人说,中国讲究长幼尊卑,王对王、将对将,臣子怎么能和君王并列... 说法可谓众多。具体原因,您又怎么看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40.html

分享给朋友:

“一种危险边缘的美”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女人的文字

女人的文字

我喜欢在夜里独自享受只有文字的宁静与寂寥,当把心交给文字时,便会忘记了自己是谁,便会让自己变得沉静,游走在文字里,我只属于文字。时常感慨文字的永恒和奇妙,一个个方块,打乱了顺序一次次的编排,就成了心情,就成了风景。把心情演绎成文字,再把文字...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境界,进而决定一个人能抵达的高度。   心态平和而又积极向上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够不卑不亢,淡定从容。   心态不同,人生不同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   发现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

说不尽的管平湖

说不尽的管平湖

人类思想、文化、艺术中的有些成就,其实是很难去进行分析、解说的。比如书法中的王羲之、绘画中的梵高、文学中的苏东坡、音乐中的莫扎特,比如《圣经》。他们的不可解说,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太高,常人要真切地看清他们的面貌、理解他们的精神,不是件容易的事...

守护的东西

守护的东西

我喜欢李安,贾樟柯或者蔡崇达们的东西,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反复讲述的,是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断裂感。这个断裂感对我来说不是抽象的,而是切身的,感同深受的,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的。现代生活核心就是变化。生活居所的不固定,情感关系的不安稳,新奇信息和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