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8-09)娱乐类2593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音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答案是:大到让战争停止。1914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场突发的前线音乐演唱,使得僵持不下的英、法、德三方军队放下兵戎,互慰止战。


这样的情节出现在法国电影《Joyeux Noël》(英译《Merry Christmas》)中。而就是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安排,却偏偏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剧中的配乐动听绝美,蔓妙研丽。它的作者便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主角,法国电影配乐家 Philippe Rombi。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认识 Rombi 还是通过一部名叫《登堂入室》的法国电影。剧中所有的配乐都由 Rombi 一人完成,而他也凭借整部配乐,拿下了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凯撒最佳原创音乐奖。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又听了专辑中的其他曲目,完全被震撼到。不得不说,整张专辑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听。即使不看电影,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绪。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登堂入室》的故事很简单,却讲得很高级,曲径通幽扣人心弦。真实与虚构自由交叉接驳,自然洗练,文学爱好者、职业编剧都可以看一看。


这其中音乐对于剧情的发展,绝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ombi 的配乐手法,明显有现代简约派的风格,几个简单的音符慢慢发展,渐渐成为如诗如画的音诗。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网上关于 Philippe Rombi 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 1968 年生于法国。算下来,今天正好 50 岁,也是一个作曲家的黄金年龄。Rombi 同时也是法国导演欧容的御用班底,像《游泳池》、《花容月貌》、《花瓶》、《逐爱天堂》、《爱情赏味期》、《新女友》等等影片,都是两人合作的佳作。


Rombi 的音乐旋律性极高,古典性格浓烈,主题动机明确感人,一听入魂却又百听不厌。也难怪欧容感慨说,一首恰当的音乐可以省四页纸对话。我想,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39.html

分享给朋友: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的相关文章

【美文摘抄】那些美好的句子

【美文摘抄】那些美好的句子

不要让我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痛苦。也请亲爱的自己赶紧拜托这荒谬的生活。重新找回自己,不要让他这个坏人毁了自己一生。不值得。而我却倾向于前者。很美好的句子1.那些深深浅浅的交集,只是一枚不需诠释的岁月的印迹。天空,渐渐阴暗。风拂,雨倾斜,潮湿。如...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汕头蓬洲村继续进行三下乡主题调研活动。 队员们在蓬洲文化广场集合之后,来到了蓬洲西社区找到村书记,在这里了解到以前的蓬洲村,在现在已经被分成蓬洲西,蓬洲东,蓬洲南和蓬洲东。在社区门口有一个15分钟便民生...

威尔·史密斯向被他掌掴的洛克致歉

威尔·史密斯向被他掌掴的洛克致歉

当地时间3月27日晚,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颁奖人、脱口秀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介绍最佳纪录片奖时,拿威尔·史密斯妻子贾达(Jada)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突...

一生爱自由

一生爱自由

伦敦一个画展上,人头攒动。一对男女在一幅画前驻足:一个超级肥胖的裸女,在一张破旧的沙发上昏睡过去。她的一只手扶着沙发背,一只手托着硕大无朋的乳房,大大的肚腩因为粗壮双腿的挤压,像个球一样耷拉在沙发上……男人对女人说:“亲爱的,这幅画上的女人...

天使在唱歌

天使在唱歌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首名为《Concerto Pour Deux Voix》的法语歌曲,中文翻译为《双童声协奏曲》。虽然是首法国歌曲,但是我能确定,多听几遍你也会唱,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只有两个字:啊和哈。依稀记得第...

抽象与具象

抽象与具象

1945 年 1 月 19 日,常玉在《巴黎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中国画家对毕加索的见解》。他在文章里写道:“毕加索的作品其实一点都不难懂,甚至本质上是单纯的。当代绘画就跟从前的大师绘画风格一样,整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