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我不这么想

我不这么想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2-15)诗词类1114

我不这么想

我看到有人一提起北斋和广重,就搬出永井荷风的话来,说“北斋的画风强烈硬朗,广重则柔和安静”。读潘力教授的文章,他也这么认为,北斋刚,而广重柔。


我不这么想。北斋和广重就像李白和杜甫,一个豪放,一个沉郁。谁比较硬?我看还是广重比较硬。


我不这么想


广重的画里有气场。看广重,常感到胸中积郁了一团气,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看《名所江户百景》,以为是高视点的眩晕感和前景障碍制造的压迫感,可是看到《东海道五十三次》,那些构图很平稳的,也有这种感觉。


又把《东海道五十三次》反复看上几遍,发现那些触动我的,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有意地聚气。


我不这么想


比如《平塚绳手道》这一幅。这个送信的人,跑得很快,对面的两个轿夫,走得不紧不慢的,他们在这条小道上遭遇了,好像两种不同的力量,马上要碰撞了。


可是两方并不是对抗的关系,只是过路之人,干什么要碰撞呢?因为广重在他们两边画了两棵树,把左右都封死了,他们只能前进,只能对抗。这么清幽旷远的一片天地,好像无一处可着力,所有力量都凝聚在信差和轿夫之间,被这两棵树死死抱住,出不来,激荡着,而画面就定格在这一瞬间。


我不这么想


沼津黄昏图》也是,画面的中心是背天狗面具的男人,广重在他周围紧紧地画了四棵树。


当你看到这幅画时,先是被这个人吸引,然后气息被封闭在四棵树构成的更小的空间里,在平远中猛然感到深邃。


我不这么想


由井萨多岭》这幅图里面有两组关系,山上的人在和远处的帆船招手,近处的怪松在和富士山对望,招手是刹那间的事,而对望是永恒的。


我们看在这四个主角之间,有一片空白的区域,这是海,也是气场。我们的目光在这个空间里环绕一周,走到哪里都有回应,都受到了鼓舞,得到了勇气。


我不这么想


下面这幅《关本阵早立》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要立这根杆子?加强纵深感是其一。其二,我们看,加了这根杆子,构图就变成了十字型。


我不这么想


左边的人群对着右边的树丛,后边的人群对着前面的杆子,四面都照顾到了,像布了一个阵,目光只能在中间游走,找不到出路,因此感到茫然不安。


类似的,还有这幅《赤阪旅舍招妇图》中芭蕉树的用法。


我不这么想


还有些布局藏得深些,比如下面这幅《庄野白雨》。画中的竹海很有气势,竹梢有如浪涛,感情深沉内敛,我一直想不通那种内在的力量来自何处。


后来画的名字提醒了我,是白雨。前景的白雨和后景的竹涛,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两种自然之力最终达到了平衡。


我不这么想


在其他一些图里,一旦广重把这股气放出去,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指向,一种强大的力量。钟老说,聚完气可以发波,这非常形象。


比如下面《宫·热田神事》,这幅画里前景的鸟居和远处两堆篝火,有一种“策足先据要路津”的感觉。上来先守住了前后门户,让人马只能从旁涌出,特别显出一种人欢马乍的精神。


我不这么想


据我观察,摺印的时候,鸟居和篝火的颜色往往是一致的。像我买的一种复刻版,就是印的红色,这说明它们确实有内在的关联。


我不这么想


最后放上这张《吉原左富士》,也是整个《东海道五十三次》里我最喜欢的一幅。


这幅画太神秘了,有一种无限时空的感觉,像一条空间跳跃中的隧道,像有吸力一样,让人一路向前,向着那虚空的、重叠的、未知的世界而去。


我不这么想


- 完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538.html

分享给朋友:

“我不这么想”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生命是一树花开。

生命是一树花开。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很欣赏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虚妄。其实,经年过往,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这场虚妄里跋...

重阳节故事新编

重阳节故事新编

  重阳节故事新编 很久以前,在一条大河边住着一个名叫桓景的人,非常尊敬老人,不但孝顺父母,对其他老人也是尽力帮助。他一家人守着几片薄地,起早贪黑地干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天有不测风云,大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

抖音上人人点赞的心灵鸡汤文案

抖音上人人点赞的心灵鸡汤文案

一、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该看书时看书,该玩时尽情玩,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不用去想改变世界,努力去活出自己。二、人和人,别说配不配,合适就好。一块钱的打火机,也能点着万块钱一包的香烟,几万块钱一桌的...

说不尽的管平湖

说不尽的管平湖

人类思想、文化、艺术中的有些成就,其实是很难去进行分析、解说的。比如书法中的王羲之、绘画中的梵高、文学中的苏东坡、音乐中的莫扎特,比如《圣经》。他们的不可解说,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太高,常人要真切地看清他们的面貌、理解他们的精神,不是件容易的事...

通达

通达

这两天翻出《陈丹青音乐笔记》来看,再次动容于他的叙述之中。每个人所知道的事情其实都是很多的,但能够通畅表达出来的人并不多。陈丹青应该是那少数中的一个。这种通达的效果,在早些年间,自己就曾经见识并了解了,但要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