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看画的心得

看画的心得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5-29)诗词类1811

看画的心得

阿兰德波顿在《爱上浪漫》的”艺术与生活“这一章里,描述了一段爱丽丝在周末,回到和朋友分租的寓所里,独自吃罐头汤的场景。这里我摘录了下来:


独自坐在厨房里吃罐装番茄汤,没有人在一边看着你,没有人能使蕴含其中的平庸琐碎得可怕的性质得以改变,没有人能赋予这一切一点儿意义,这有多寂寞呀——


看画的心得

——独自一个人吃饭,吃的还是半冷不热的汤,也许这能够说明爱丽丝为何爱上最近展览的一些波普艺术家的作品,她为何尤其迷上安迪沃霍尔的作品。这又是一个艺术能够将生活发扬光大的例子。”


以上是原文录入,不然不足以表达出我因此受到的启示。

  

看画的心得

是否该这样去欣赏沃霍尔的汤罐头画?沃霍尔是否出于德波顿所说的,把平凡日常之物以这种形式发扬光大,才有这样的创作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德波顿所提供的,其实是我们面对艺术品时面临的问题——


看一幅(名)画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去看?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看画的心得

第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美学著作里去寻找答案,比如这幅画产生的背景,它要表达画者的何种意图或心情,它的特别或出色之处在哪里……


是的,现成的答案让我们如何欣赏一幅画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然而,从观者的角度再深层一点探究,那就是第二个问题了。我们看一幅画的时候,到底看出了什么?


看画的心得


技巧?也许吧,然而老实说,以普通人的艺术修为,未必真能看出什么端倪来。


感受?当你穿过一幅幅油画,走过一个个展厅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你眼花缭乱。扑面而来的大幅巨幅画作,甚至可能让你产生压迫感和迷惑——莫奈的莲池近观不就是一团一团的色块吗,贵妇的肖像请问又有什么特别的呢?


看画的心得

无独有偶,《拥抱似水年华》里“心胸豁然”也有一次探讨了这个问题。  


普鲁斯特建议一个愁眉不展,心怀嫉意和不满的年轻人,逃不出一个叫人沮丧的家,可以去卢浮宫逛逛养眼。但是,请注意,不要去看那些华美宫殿,或是美丽海景的画作,而是去看夏尔丹的作品。


看画的心得

夏尔丹是谁?德波顿的概括是:夏尔丹喜欢画静物,水果罐子、面包、肉、厨房用具什么的;人物画的主角则是家常情景里的人,读书的玩耍的孩子,做家务的母亲等。


有什么特别的吗?为什么普鲁斯特觉得夏尔丹的画,对那样一个“丧”的年轻人有治愈作用呢?这里必须再次摘录,德波顿关于如何欣赏夏尔丹画的说明:


看画的心得


“虽说取材平淡无奇,夏尔丹的画却格外情趣盎然,引人遐想。他画的桃子鲜嫩饱满,有如天使,一盘牡蛎或是一片柠檬可以引得你食指大动,垂涎三尺。在他笔下,一条开膛破肚挂在钩上的鳐鱼,开了膛则又五颜六色,深红的血,蓝色的经络,白色的肉,纷繁富丽如教堂的中庭——


——他的静物画亦自有一种和谐,画布上炉前地毯的浅红色撑着一直针线盒,一束毛线,彼此如同好友般融洽无间。这些画见着就像我们的生活本身,却显得如此不同寻常,奇妙诱人。”


看画的心得


大画家之所以有这等法力,让我们睁开眼睛,乃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一双锐眼,对各种各样的视觉经验,有着不寻常的敏感。


他们可以感受到光线,在汤匙端头上的嬉戏,感受到一块桌布纤维的柔软,一只水蜜桃表面天鹅绒般的光滑,或是老人皮肤上暗红的斑。多看一眼,或许欣喜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普鲁斯特美的观念的核心所在。


看画的心得

画作和文学一样,都是一种表达和反映,只是载体不同。对文字敏感的人会自然的亲近文字,并通过大量的阅读逐渐加深对文字的感悟。对于画作也一样,疏离感很多时候不外乎来自摄入的贫乏,所以美学的从下培养,其实也是必须的。


卢浮宫里常年不缺对着名画临摹的男女老幼,这就叫耳濡目染。见识的足够多了,看一幅画,也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体验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06.html

分享给朋友:

“看画的心得” 的相关文章

为了珍藏

为了珍藏

写作是我偶尔的灵感, 更是生活瞬间的记录, 但又有谁懂我心扉? 揽着易逝的阳光, 与我靠近。 双手抱拳: 希望不要过眼云烟, 真心品读多提见解。 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 留下一抹淡淡余香, 一笔一纸, 一案一灯, 一茶...

江南何处

江南何处

其实在遇到《水色》这张专辑之前,我已经遇到了《奇遇》这首曲子,当时一听难忘。京剧曲意的起调后,现代音乐的渲染下,竟然是糯软糯软的苏州评弹。且看那唱词,思悠悠,恨悠悠,凄凉岁月总悠悠。朝无休,夜无休,牵愁惹恨到几时休...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亚平宁半岛的画僧

提起莫兰迪,知道他的人会说,“噢,就是那个画了一排瓶子的画家”。是的,他不只是画了一张或几张这样的画,而是一画就是一辈子。也正是这些瓶瓶罐罐让莫兰迪享誉世界,成为独树一帜的大画家。那么,这些瓶瓶罐罐里,到底隐藏着怎...

一个人的龟兹

一个人的龟兹

关于鸠摩罗什,我所知的甚为肤浅。一度痴迷过佛教典籍里,那些舌绽莲花的词句。是的,非常汗颜,我最初热爱的并不是佛学那精深奥妙的智慧,真的只是那些词句。譬如“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再譬如...

独。

独。

这两年慢慢的脱离了固定频率的社交圈子,与朋友们联系也大多通过微信、电话寥寥,倒是愿意去长辈家坐下喝口茶,聊一聊内心的困惑,一起品品周围有趣的人或物。现在转念一想,或许不是因为急需从长辈们那边汲取些什么,只是想抽身太...

淡淡的

淡淡的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某个时候,对于某种事物的似曾相识,但又含糊不清。很多时候,她就存在于我们记忆当中,但我们却总也找不到她的踪影,像是幻觉,或是对童年时光的某种记忆,抑或是某些单纯的美好回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专心的低着头前行,为着一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