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船歌

船歌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5-25)诗词类2235
船歌

在意大利语中,barca 有“小船”的意思,而 barcarolle 通常用来形容贡多拉船夫撑船时,所唱的意大利语民歌。后来,船歌这一概念被很多古典作曲家借去,创造了以“船歌”为题材的钢琴独奏作品。


这其中若单以名气论,肖邦的升 F 大调《船歌》(op.60),恐怕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甚至有人将这首《船歌》与肖邦的《夜曲》并置讨论,似是看重两者在旋律抒情性上的相似之处。


船歌


而在我看来,前者较之于后者,更多了一些阳刚与坚毅的味道。而若我们回顾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便不难理解它最终为何以这样的面貌呈现。


《船歌》于 1846 年面世。这一年肖邦与乔治·桑的同居兼伴侣的关系,正处在崩坏的边缘。《船歌》开篇与结尾处不时露出的挣扎与愤懑,似也在暗示作者彼时的晦暗心境。


船歌


而且,1846 年的波兰还发生了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但以失败告终。远在巴黎的肖邦听闻消息后,立即修改新近完成的《船歌》,试图以音乐唤起民族精神。而我们如今在《船歌》中听到的昂扬与激越的情绪,也可以归结于那一场因势而生的改动。


以上个人及时代的种种因由,令肖邦的这首《船歌》与其它作曲家同题材作品相比,显得愈发微妙且厚重。


船歌

相比之下,其他以“船歌”为题材创作的作曲家,都试图强调这一曲式的亲切和柔美,不浓烈不激动,小巧淡雅,像徐志摩小诗中说的那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比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通篇借威尼斯水城风光,抒写作曲家闲适而愉悦的情绪。即便旋律行进时偶有忧愁的水花溅起,也是稍纵即逝的。


船歌

还有柴科夫斯基写给六月的《船歌》,也是一副甜而细腻的模样。这也不奇怪,谁让六月是俄罗斯最美的季节呢。熬过了长达半年的冬天,终于见到花开草绿,想不兴奋都难吧。


唯有肖邦,将船歌写出了进行曲的味道。旋律的曲折回转与欲说还休,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贡多拉船歌。或许,这也是肖邦这首作品长久为人称道的缘由吧。


本文插图为莫奈笔下的威尼斯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02.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古人真幽默

下一篇:幽来幽往

“船歌”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地方。 原先是农村,遍布小丘陵和稻田,小山谷里只有一条小溪,和一条伴溪而行的小路,逶迤2000余米,沿途草比人高,溪水在草丛中潺潺潜行,由于高差较大,水流湍急如奔马。如今这里变成了美丽幽静的公园。 经过拓展改造,去除草,加宽水面...

千古奇书《素书》字字千金

千古奇书《素书》字字千金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相传黄石公在桥上扔下鞋子...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王国祥老师《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张健夫一灭疫集结智慧军,核酸诊病整十轮。凝神聚力精诚战,服务热情感慨深。二端庄列队似从军,号令详听按序轮。开机扫码欣应战,问病棉签探嗓深。三医护居民两路军,核酸检测守规轮。翻查绿码齐参战,默契...

一段传奇

一段传奇

现实越锋利,人就越成长。作为一个从小就言听计从的乖乖女,在经历了漫长的 11 个月的诉讼后,克拉拉终于赢了这场和亲生父亲的官司,迎来了自己的真爱。克拉拉是谁?她是著名钢琴家玛丽安娜,和音乐教师维克的女儿。作为一名音乐神童,她 12 岁就开了...

靠向音乐

靠向音乐

20 世纪艺术特征在总体上都趋向于音乐——含混、变形、抽象、直觉和梦导。当时的艺术家们已经清醒意识到,必须打破传统框架。任何时代都没有像 20 世纪现代派艺术家们那样,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共同背叛古典艺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