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类 > 150 年后的相遇

150 年后的相遇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10-11)娱乐类2261
150 年后的相遇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首很特别的音乐,因为它是由两位作曲家共同完成,而他们之间却相隔近 150 年之久——它就是法国作曲家古诺和巴赫共同作曲的《圣母颂》。


一般来说,作曲通常是先写好旋律,再配上合宜的伴奏。但古诺的这首《圣母颂》却是先有了伴奏谱,然后再谱写声乐旋律。而这个伴奏谱用的,正是巴赫在 150 年前所写的《C大调平均律前奏曲》。


150 年后的相遇


1722 年巴赫创作了第一卷《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也称为《十二平均律》。这卷作品集从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起,共包含了 24 个大调和小调。


后来到了 1855 年,古诺依据巴赫这个第一卷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谱写了《圣母颂》这首声乐名曲。


150 年后的相遇
其实,巴赫的这首前奏曲再单纯不过,用的全都是分解和弦的音型模式。但是单纯并不代表简单,因为这些分解和弦都是彼此融合的音波共振,在和弦更替时,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推进力。

而巴赫的伟大就在于,将这么单纯的技巧发挥到至高境界,不需要过多的加工渲染,单纯就是美。

150 年后的相遇


古诺最难得的,是将巴赫的音乐与自己歌曲的旋律,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古诺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作曲家。和巴赫一样,他也是宗教音乐的高手,曾写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与歌剧,并且潜心研究人声与合唱。

古诺在巴赫的基础上编配了很多转调的旋律。而且,考虑到声乐的音域范围,他还将歌曲整个地移调为降 E 大调。

意大利著名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演唱

聆听这首《圣母颂》,让人仿佛一下置身于高耸的教堂里,阳光穿透彩色玻璃,洒满一地耀眼的光辉,对着圣玛利亚,虔诚庄严地唱出祈祷文:

圣哉玛利亚,
您永远的慈怀,
培育万物,
古往今来无比伟大。
为拯救无数世人脱离罪恶,
把神子救世主耶稣生下。
圣哉玛利亚,
请为我们祈祷,
使我们免于罪罚。

150 年后的相遇


圣母颂是罗马天主教的一种祈祷文,意思是向玛莉亚致敬和赞美。一般在天使报喜节时,以诗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乐发展与宗教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作曲家都谱写过类似的曲子。

这些曲子都透着信仰神的灵性之光,处处显露出奉献给神的谦恭和与世无争的淡泊。作曲家利用教堂特殊的空间结构,放大赞美诗的合音共鸣,使各声部彼此交融,达到和协无暇的超凡境界。

本文插图为意大利巴洛克画家 Sassoferrato 之《祈祷的圣母》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75.html

分享给朋友:

“150 年后的相遇”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写在川普上台前:我们的脑袋和脑筋

写在川普上台前:我们的脑袋和脑筋

(一)   对蛮力的盲目崇拜,几乎和人类社会结伴共长。   在自己的弱项冲动和无知面前,人类的表现是虚心不足,忘性太大。于是,历史的谬误总能找到被宽宥的藉口,人类的命运随之一遍遍地被玩弄。    ...

你的微信名,暴露了你的层次

你的微信名,暴露了你的层次

微信,几乎是我们人人都在使用的社交软件,是我们彼此交流的朋友圈。相有心生,境随心转,心随意动,很多时候,心里所想的,会通过微信名暴露出来。微信名,虽不能代表一切,但取什么样的微信昵称,往往就是你层次的彰显。 01 英文名...

经典短篇:《理想》

经典短篇:《理想》

家人围着6岁的小男孩问他的理想, 小男孩说,他想当医生。 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 奶奶说待遇也不错。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 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 小男孩...

八十年代还有这么露骨的电影

八十年代还有这么露骨的电影

在一个宽松开明的年代,国内上映的电影能好到什么程度,敢拍到什么地步?我首先想到的是《芙蓉镇》。1987年3月,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在全国范围内上映,当年再正常不过的事,如今我们只是看下面剧情,都觉得哪哪都是敏感。反思还是美化?这成了我们越来...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迟来的教师节礼物

  每年教师节,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我都会收到学生送的各种各样的教师节礼物。譬如微信、微博和电子邮件发来的贺词、贺卡,快递给我的礼品盒以及鲜花等。每当此时,自己切身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崇高,感受到“桃李满天下”的骄傲和自豪。然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