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150 年后的相遇

150 年后的相遇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10-11)诗词类2081
150 年后的相遇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首很特别的音乐,因为它是由两位作曲家共同完成,而他们之间却相隔近 150 年之久——它就是法国作曲家古诺和巴赫共同作曲的《圣母颂》。


一般来说,作曲通常是先写好旋律,再配上合宜的伴奏。但古诺的这首《圣母颂》却是先有了伴奏谱,然后再谱写声乐旋律。而这个伴奏谱用的,正是巴赫在 150 年前所写的《C大调平均律前奏曲》。


150 年后的相遇


1722 年巴赫创作了第一卷《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也称为《十二平均律》。这卷作品集从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起,共包含了 24 个大调和小调。


后来到了 1855 年,古诺依据巴赫这个第一卷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谱写了《圣母颂》这首声乐名曲。


150 年后的相遇
其实,巴赫的这首前奏曲再单纯不过,用的全都是分解和弦的音型模式。但是单纯并不代表简单,因为这些分解和弦都是彼此融合的音波共振,在和弦更替时,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推进力。

而巴赫的伟大就在于,将这么单纯的技巧发挥到至高境界,不需要过多的加工渲染,单纯就是美。

150 年后的相遇


古诺最难得的,是将巴赫的音乐与自己歌曲的旋律,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古诺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作曲家。和巴赫一样,他也是宗教音乐的高手,曾写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与歌剧,并且潜心研究人声与合唱。

古诺在巴赫的基础上编配了很多转调的旋律。而且,考虑到声乐的音域范围,他还将歌曲整个地移调为降 E 大调。

意大利著名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演唱

聆听这首《圣母颂》,让人仿佛一下置身于高耸的教堂里,阳光穿透彩色玻璃,洒满一地耀眼的光辉,对着圣玛利亚,虔诚庄严地唱出祈祷文:

圣哉玛利亚,
您永远的慈怀,
培育万物,
古往今来无比伟大。
为拯救无数世人脱离罪恶,
把神子救世主耶稣生下。
圣哉玛利亚,
请为我们祈祷,
使我们免于罪罚。

150 年后的相遇


圣母颂是罗马天主教的一种祈祷文,意思是向玛莉亚致敬和赞美。一般在天使报喜节时,以诗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乐发展与宗教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作曲家都谱写过类似的曲子。

这些曲子都透着信仰神的灵性之光,处处显露出奉献给神的谦恭和与世无争的淡泊。作曲家利用教堂特殊的空间结构,放大赞美诗的合音共鸣,使各声部彼此交融,达到和协无暇的超凡境界。

本文插图为意大利巴洛克画家 Sassoferrato 之《祈祷的圣母》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75.html

分享给朋友:

“150 年后的相遇” 的相关文章

为了珍藏

为了珍藏

写作是我偶尔的灵感, 更是生活瞬间的记录, 但又有谁懂我心扉? 揽着易逝的阳光, 与我靠近。 双手抱拳: 希望不要过眼云烟, 真心品读多提见解。 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 留下一抹淡淡余香, 一笔一纸, 一案一灯, 一茶...

生活没有如果,且行且珍惜

生活没有如果,且行且珍惜

  尘世中,总有我们看不透的风景,总有我们无法忘怀的昨天,也总有我们到达不了的彼岸。   “如果”二字,注定只是美丽的假设,改变不了过去,也改变不了现实。有些错过,不是想弥补就能弥补;有些错误,不是想擦掉就能擦掉。   生活很吝啬,每一...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王国祥老师《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张健夫一灭疫集结智慧军,核酸诊病整十轮。凝神聚力精诚战,服务热情感慨深。二端庄列队似从军,号令详听按序轮。开机扫码欣应战,问病棉签探嗓深。三医护居民两路军,核酸检测守规轮。翻查绿码齐参战,默契...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

抗疫之春清明有寄七律•清明思先烈微风催雨洒江天,情系陵园祭俊贤。驱蒋杀敌枪眼堵,援朝抗美匪窝端。和平建设凝神治,灾害清除舍命攀。捧束心花英烈献,中华逐梦后昆担。七律•清明思亲潸然泪下忆双亲,意念悲催欲断魂。善举萦怀弥脑际,良言入耳润儿心...

抽象与具象

抽象与具象

1945 年 1 月 19 日,常玉在《巴黎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中国画家对毕加索的见解》。他在文章里写道:“毕加索的作品其实一点都不难懂,甚至本质上是单纯的。当代绘画就跟从前的大师绘画风格一样,整体而言...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音乐的力量有多大?

音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答案是:大到让战争停止。1914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场突发的前线音乐演唱,使得僵持不下的英、法、德三方军队放下兵戎,互慰止战。这样的情节出现在法国电影《Joyeux Noël》(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