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双峰并峙的年代

双峰并峙的年代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6-14)诗词类952

双峰并峙的年代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复杂关系,总令八卦爱好者津津乐道。


19 世纪 70 年代,这两位作曲家代表了德国音乐中对立的两极——古典派和未来派。当时几乎每个人都会被问到:你是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双峰并峙的年代


尼采在跟瓦格纳决裂后,写过一本《瓦格纳事件》,认为瓦格纳是欧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现。当然,他俩一开始相处甚欢,瓦格纳还曾邀请尼采去自家庄园度假。


据说尼采是在瓦格纳家,与他产生了龃龉。于是故意将勃拉姆斯的照片,放在瓦格纳家的钢琴上,引得瓦格纳十分不悦。


双峰并峙的年代


背叛的不只是尼采,原先是瓦格纳助手的钢琴家、指挥家彪罗,在被瓦格纳骗走了老婆之后,立刻转投勃拉姆斯阵营。音乐史上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这“3B”伟人的称号,就是彪罗想出来的。


在当时,勃拉姆斯的崇拜者,通常都会鄙视瓦格纳,这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不过勃拉姆斯本人倒是有些顾虑。他总是说:“瓦格纳的模仿者们只是一群猴子,但他本人还是值得一提的。”这句话经常被引用来证明勃拉姆斯高尚、大度的品质。


双峰并峙的年代


可是像约阿希姆(Joachim,著名小提琴家)和赫佐根伯格(Herzogenberg,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这样的人,则认为瓦格纳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们说起过看《齐格弗里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三部)全剧,实在是受罪。每次乐谱上出现某个和弦(比如渐弱的九和弦)时,他们就必须不断地向对方说“早上好”,来互相提神。


双峰并峙的年代


而瓦格纳也不甘示弱,不点名地咒骂了某位作曲家,“一会儿戴着亨德尔的哈里路亚假头套,一会儿又扮成演查尔达什舞的犹太人”,明眼人一看即知这说的是勃拉姆斯。


不过勃拉姆斯本人的确没有公开表示过敌意,甚至还赞扬过瓦格纳。


双峰并峙的年代


他曾经从瓦格纳那里借阅了《汤豪舍》的部分手稿,当瓦格纳要求他归还时,他立即同意,但希望瓦格纳再给他一份新作品手稿作为替代。


于是,瓦格纳给勃拉姆斯寄去了《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一部《莱茵的黄金》。


双峰并峙的年代


勃拉姆斯回信说:“我每天都由衷地感谢这部作品,我不会将它束之高阁。初看这个部分,也许它还不是你整部作品所要求的那种伟大诱因,但它的确以一种十分特别的方式呈现,所以请让女武神(《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焕发光芒吧。”


勃拉姆斯的语调十分友好,但我们可以想象,瓦格纳会被这些不知所云的措辞,搞得晕头转向。


双峰并峙的年代


炫耀力量并不是勃拉姆斯的风格。英国作曲家埃塞尔·史密斯女爵说过:“勃拉姆斯明白自己的价值,哪一位伟大的创作者会不明白呢?但他从心底里是我见过的最谦虚的人之一。”


在瓦格纳式狂妄自大的年代,勃拉姆斯代表的是一种艺术家角色的民主观念。他曾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艺术是个共和国,别给任何艺术家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别指望其他人会像仰视罗马执政官一样仰视他。”


本文插图来自大卫·霍克尼的水彩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931.html

分享给朋友:

“双峰并峙的年代” 的相关文章

经典短篇:《理想》

经典短篇:《理想》

家人围着6岁的小男孩问他的理想, 小男孩说,他想当医生。 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 奶奶说待遇也不错。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 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 小男孩...

醉街

醉街

  风请你慢慢的吹, 忙碌的一天, 真的不想让你太累。 酒一杯续一杯, 不知为谁而喝醉。 坐在路旁摇晃摇晃。…… 矮丛中盛开的花朵靠在你半裸的背, 没有了白天的温柔也希望有人来陪。 仰望夜空, 那颗最亮的星失去了光辉,...

相约一时

相约一时

  明知不会有结局, 就不要执着期许。 落雨仍在断断续续, 心中的那一朵浮云, 在阴暗的天空聚集。 风雨谁也躲不过去, 即便撑起一把雨伞, 没有淋到肩膀, 也会淋湿了脚步, 遮挡的都是暂时。 千千世界: 风和雨只能相约...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探寻潮汕文化――蓬洲村

  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汕头蓬洲村继续进行三下乡主题调研活动。 队员们在蓬洲文化广场集合之后,来到了蓬洲西社区找到村书记,在这里了解到以前的蓬洲村,在现在已经被分成蓬洲西,蓬洲东,蓬洲南和蓬洲东。在社区门口有一个15分钟便民生...

为了珍藏

为了珍藏

写作是我偶尔的灵感, 更是生活瞬间的记录, 但又有谁懂我心扉? 揽着易逝的阳光, 与我靠近。 双手抱拳: 希望不要过眼云烟, 真心品读多提见解。 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 留下一抹淡淡余香, 一笔一纸, 一案一灯, 一茶...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文友《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

步韵王国祥老师《退伍老兵感叹全民第十轮核酸检测》张健夫一灭疫集结智慧军,核酸诊病整十轮。凝神聚力精诚战,服务热情感慨深。二端庄列队似从军,号令详听按序轮。开机扫码欣应战,问病棉签探嗓深。三医护居民两路军,核酸检测守规轮。翻查绿码齐参战,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