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6-13)诗词类969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中国戏剧扼要地说,可用三句话综括指出其特点,即是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换言之,中国戏剧乃是由舞蹈、音乐和绘画三部分配合而组成的。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


戏剧本求将人生搬上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演出,则为真戏假做。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假戏真做。也可说戏剧是把来作人生榜样,所以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具理想,更有意义了。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我说中国戏乃是假戏,其特别精神可用四字作说明,即是抽离现实。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之有隔。


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要使戏剧与真实人生不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昧。中国人所谓做戏,便是不真实,主要在求与真实能隔一层。因此要抽离,不逼真。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要在神韵,在意境,始是上乘作品。中国人作画也称戏笔,便是这意义。中国京戏亦如作画般,亦要抽离,不逼真。至少在这点上,中国京剧已是获得了中国艺术共同精神主要之所在。


西方宗教是凌空的,也是抽离现实的,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换言之西方文学是现实的,宗教则是空灵的。中国人自幼即读『孝经』『论语』,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作调剂。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而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兄。在中国儒家道德伦理是父兄,而文学艺术是慈亲。


中国京剧为要抽离现实,故把人生事象来绘画化、舞蹈化与音乐化。中国人对人生太认真了,故而有戏剧教人放松,教人解脱。我们不能说中国京剧不如西方话剧之逼真,这在整个文化体系之配合中,各有其分别的地位与意义。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在五四运动时,一般人提倡西方剧,尤其如易卜生,说他能在每一本戏剧中提出一人生问题来。其实中国京剧正是人生问题剧,在每一剧中,总有一问题或不止一问题包涵着。如死生,忠奸,义利,恩怨等,这些都是极激动人的人生大问题,中国京剧正能着眼在此。即西方戏剧也未必能如此深刻生动而刺激人。


犹忆我少年时,初到上海,第一次去看京剧,一连五出,看完回来,忽然发生此印像:原来中国戏即全是些很富深义的问题剧。我当晚所看,觉得每一剧中均有一重要问题在刺激我。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其中一出为『大劈棺』。庄子死了,他的妻另有所爱,而其人有病,非得人的心脏不能治,因此庄子妻遂演出了劈棺一幕,要挖取她前夫的心来医救她爱人。但庄子却并未死,他变为蝴蝶飞出棺来了。


这一故事中,即包涵有死生忠奸恩怨义利种种问题在内,刺激够深刻。但蝴蝶飞出,全部问题全变为戏剧化,使看的人于重大刺激之后,获得了轻松与解放。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又一出『四郎探母』,杨四郎被俘番邦招纳为婿,其番妻许其回汉营探问老母与前妻,但匆匆一面,仍须回番邦去,此时杨四郎之内心是十分苦痛而又是矛盾的、挣扎的,剧情深刻,极刺激感动人。


但在戏中所包涵的问题固严重,因其在音乐、绘画、舞蹈的调和配合中演出,而在剧的收场中,穿插进两位国舅的丑角,又使人那么的放松与解脱。因此看完戏,好像把那戏中情节解脱了,使人安然仍可以入睡。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一切严重的剧情,则如飞鸟掠空,不留痕迹。实则其感人深处,仍会常留在心坎,这真可谓是存神过化,正是中国文学艺术之最高境界所企。


若看西方戏,正因其太逼真,有时会使人失眠,看了不能化,而因此其所存也不能神。在他们是戏剧而人生化,在中国则盼能人生而戏剧化。其戏剧中之忠孝节义感人之深,却深深地存在,这正是中国艺术之精妙处。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西方人作小说,讲故事,也要求逼真。因此小说中人物,不仅要有姓有名,而且更要者,在其能有特殊之个性。但中国人写小说,有时只说某生,连姓名也不要,只有代表性,更无真实性。


这是双方文学本质不同,技巧不同。一重共相,一重别相,各有偏擅,得失是非甚难辨。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中国戏剧中所用之脸谱,正亦犹此。白脸代表着冷血、无情、狡诈,都是恶人相。红脸代表忠贞,热情,坦白,都是好人相。一见脸谱,即知其人之内情,此是一种共相之表出。人物如此,情节亦然。故中国戏剧情节极简单,人物个性极显豁,使人易于了解。


但正因戏情早在了解中,才可细细欣赏其声音笑貌与情节之展开。为要加深其感染性,遂不得不减轻其在求了解剧情之用力处。此亦是一种艺术技巧。文学技巧,与此也无二致。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西方戏剧又注重特定背景,有时空限制。中国戏剧则只求描出一共相,并无时空条件之束缚,而且在很多处,必须破弃时空限制,始能把剧情充分表达出。我平常爱听像『女起解』『三娘教子』一类的唱工戏。此类戏剧中不重在情节的复杂与变化,而重在情味之真至与深厚。


即如『三娘教子』,方其在唱训子的一段,似乎像把时间冻结了,一唱三叹,使人回肠荡气,情味无穷。若在真实人生中,则不得不有时间空间之限制,人的情感总感得有些不自由。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但中国戏剧正因其能摆脱时空,超越时空,更无时空条件在限制着,遂得充分表达出人心内在之自由。即如教子,若用话剧几句话便训完,而三娘一番恳挚内心,仍嫌表达不够深至。只有中国戏把当时一番情感曲折唱出,便情味深厚了。


又如『女起解』,我曾看过把那一戏改编的电影,把苏三解往太原府一路行程,在影幕上布景真实化了,反而妨害了唱做表情。试问真能感动人的,还是那一路的景物移人呢?还是那苏三在行程中一番幽怨心情呢?那一番心情之表达,则正贵能超越时空,直扣听众与观者之心弦。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能纯粹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人生,表现人生之内心深处,来直接获得观者听者之同情。一切如唱工,身段,脸谱,台步,无不超脱凌空,不落现实。


又如在『三娘教子』一戏中,那跪在一旁听训之倚哥,竟是呆若木鸡,毫无动作。此在真实人生中,几乎是无此景象,又是不近人情。然正为要台下听众,一意听那三娘之唱,那跪在一旁之倚哥,正须能虽有若无,使其不致分散台下人之领略与欣赏之情趣。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这只能在艺术中有,不能在真实人生中有。这便如电影中之特写镜头般。因此说中国戏只是一种假戏之真做。西方文学艺术又都重刺激,中国文学艺术则重欣赏,在欣赏中又富人生教训。惟其在欣赏中寓教训,所以其教训能格外深切。


又如京剧中有锣鼓,其中也有特别深趣。戏台无布景,只是一个空荡荡的世界,锣鼓声则表示在此世界中之一片喧嚷。有时表示得悲怆凄咽,有时表示得欢乐和谐。这正是一个人生背景,把人生情调即在一片锣鼓喧嚷中象征表出,然后戏中情节,乃在此一片喧嚷声中透露。这正大有诗意。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因此中国戏的演出,可说是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在一片喧嚷声中,作表现。这正是人生之大共相,不仅有甚深诗意,亦复有甚深哲理,使人沉浸其中,有此感而无此觉,忘乎其所宜忘,而得乎其所愿得。 


中国的人生理想,一般讲来,可谓在中国戏剧中,全表演出来了。能欣赏中国的文学与戏剧,就可了解得中国之人生哲学。京剧在有规律的严肃的表演中,有其深厚的感情。但看来又觉极轻松,因为它载歌载舞,亦庄亦谐。这种艺术运用,同时也即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了。


本文插图为中国画家简崇民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927.html

分享给朋友:

“钱穆:从中国戏剧看人生哲学” 的相关文章

音乐雕塑

音乐雕塑

冰着、冷着;闲着、悠着;听着、想着,于是变得暖暖的。...

秋时依伴

秋时依伴

清早雾叠,楼檐蔼矮,碍得弯枝娇懒。无意穿红,怎如奈,平野一目殷曼。希希缱绻,惜梦残,世道人间。一飞清越鸣去了,与伊同知晓?竹涧菊溪梅岸,一杆横肩,初上云霞舟。着意清浅,且深厚,权将秋枫受。返时满重,但携得,春酿夏酢。又来把盏与月瘦,伴侬纤纤...

昨夜的雨

昨夜的雨

  昨夜的小雨, 今又晴空万里, 雨滴不知太阳的暖意。 不舍得离去, 悄然留下自己的身影, 化作蔚蓝天空上的浮云。 问一声爱问一声情? 一花一木一世界, 有忧伤有别离, 百花园香润雨滴。 秋风起, 落叶残花微叹息,...

丁香花开

丁香花开

  你用一身的芬芳, 绽放了这个春天。 迎风的花瓣片片摇曳, 灿烂的晨光笑脸相随。 你静守在路旁, 看着这条喧嚣的街。 繁忙尘事与你无关, 独唯静雅香溢满天。 多想一生一世有你陪伴, 可花期短暂惋惜忧伤, 不能辜负流年,...

探访调顺之旅

探访调顺之旅

  8月4日,岭南师范学院扬“彩”令夏队来到了湛江赤坎区调顺村进行三下乡调研活动。 调顺村是一条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位于赤坎东面,离市中心4公里,属赤坎区调顺街道办管辖。全村位于海岛上,面积5。8平方公里,岛以村名冠名,人们习惯...

相约一时

相约一时

  明知不会有结局, 就不要执着期许。 落雨仍在断断续续, 心中的那一朵浮云, 在阴暗的天空聚集。 风雨谁也躲不过去, 即便撑起一把雨伞, 没有淋到肩膀, 也会淋湿了脚步, 遮挡的都是暂时。 千千世界: 风和雨只能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