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莫奈的“光”与“色”

莫奈的“光”与“色”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6-03)诗词类1015

莫奈的“光”与“色”

1926 年的夏天,大概 7 月末 8 月初的光景,在日出后或者日落前的某个凉风吹拂的时刻,86 岁的莫奈坐在开满睡莲的池塘边,开始了生命中最后一年的创作。


3 年前,他因为视力的持续下降,接受了两次白内障手术。他被摘掉了晶状体的双眼,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只得戴上一副拥有黄色滤镜和磨砂镜片的眼镜。从此,他再也看不见除了蓝色以外的,任何颜色了。


莫奈的“光”与“色”


不过没关系。在被称为“印象派创始人”之前,莫奈所描摹的画中世界,便不再只是简单的人像和静物了。


他用双瞳捕捉着细微的光影变化,然后用独创的“色彩分割法”和“连作法”,将万物的光芒一并敛进层层叠叠的笔触中。


莫奈的“光”与“色”


比如他在《绿衣女子》中画过的那条长裙,尽管画中的女子似乎并未走动,但却有光在裙褶间颤动,整个画面也为之生动了起来。


后来,莫奈娶了画中这个名叫卡米耶的女子为妻。他为深爱的卡米耶画过许多幅,举世闻名的画作。


莫奈的“光”与“色”


其中一幅是她和孩子沐浴在阳光下的明快场景:那天应该是风和日丽,熏风拂过草地,空气中漂浮着泥土和青草的气味。


另一幅则是卡米耶刚刚死去的模样。爱人的皮肤逐渐失去血色,冷暖色相交的光亮处,所有往日爱的光芒,止于签名处的一颗小小的心形。


莫奈的“光”与“色”

莫奈的“光”与“色”


但是更早更早的时候,莫奈的画中并没有光影的柔情。他年少的时候喜欢炭笔漫画,而且颇有成就。


也许他坚持下去,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漫画大师莫奈了。


莫奈的“光”与“色”


但年轻的画家在此时,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良师益友——被称为“印象派之父”的欧仁·布丹。


欧仁·布丹擅长描绘透彻明亮的空气,蓝天与白云,还有动荡的海面上,追逐的波浪。在他的画作中,总是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光影。“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我的印象”——他的忠告极大地影响了莫奈。


莫奈的“光”与“色”

欧仁·布丹 《特鲁维尔海滨浴场》


欧仁·布丹教会了莫奈,要用双眼观察常人鲜少留意的事物。于是,光芒照进莫奈之瞳,红日跃上海面,“印象派”破雾而出。


于是我们通过莫奈的双眼,看到了波光潋滟的蛙塘。而同样的场景,相比雷诺阿所醉心的人物,莫奈把重点放在了水面的波光上。


莫奈的“光”与“色”

雷诺阿的《蛙塘》和莫奈的《蛙塘》


于是有了一场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这幅《草地上的午餐》,灵感来源于马奈的同名作品。马奈也热爱表现光,作为名字极其相似的同时代画家,他和莫奈甚至常常被世人搞混。


莫奈的“光”与“色”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和 莫奈《草地上的午餐》


于是,有了不同时间段的教堂和伦敦议会大楼。


莫奈的“光”与“色”


有了不同季节的干草堆。


莫奈的“光”与“色”


还有小镇维吉尼里,属于莫奈自己的秘密花园里的幽静的小桥,池塘和他最爱的睡莲。


莫奈的“光”与“色”

莫奈的“光”与“色”


当然还有 1926 年的夏天,那个只能看到蓝色的最后一个夏天。年迈的莫奈正在写生,凉风拂面,塘中的睡莲微微颤动。


此时,他已经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色彩了,只有一样东西——他听见四周的一切,都在絮语着的那样东西——我们现在站在莫奈巨幅的《睡莲》前,也能看到的,那最重要的东西。


莫奈的“光”与“色”


失去了色彩的莫奈睁大了双瞳,侧耳倾听——它们在说要有光。


于是便有了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911.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梦田

下一篇:近代中国画之衰落

“莫奈的“光”与“色”” 的相关文章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 ,发表于2023-11-11 23:00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相约一时

相约一时

  明知不会有结局, 就不要执着期许。 落雨仍在断断续续, 心中的那一朵浮云, 在阴暗的天空聚集。 风雨谁也躲不过去, 即便撑起一把雨伞, 没有淋到肩膀, 也会淋湿了脚步, 遮挡的都是暂时。 千千世界: 风和雨只能相约...

千古奇书《素书》字字千金

千古奇书《素书》字字千金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相传黄石公在桥上扔下鞋子...

始觉春空

始觉春空

每听无谱之乐,都不禁想起金庸笔下的“无招胜有招”。随性所至,自是真实不虚,寄意天然,本就气象无极。《宋人词意》是李祥霆先生的琴箫即兴演奏作品之一,众曲皆以词章发意,并以词句命名,“起舞弄清影”、“一棹碧涛春水路”、“垂柳栏杆尽日风”,听之清...

米修司,你在哪?

米修司,你在哪?

上世纪 80 年代,被美术界誉为“悲情主义”和“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先生,根据契诃夫的同名小说绘制了 44 张连环画,名为《带阁楼的房子》。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原型是俄罗斯画家列维坦,他不满...

三个时刻

三个时刻

赵无极,林风眠的学生,毕加索的邻居,马蒂斯的好朋友,被陈丹青誉为“唯一一个在欧洲主流艺术界获得声誉的中国人”......但除去这些头衔,多数人对赵无极的作品,还是表示看不懂。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他是个抽象派大师。所谓抽象,就是画家在作品里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