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5-01)诗词类1069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香港知名填词人周耀辉,14 年夏天出了本书,名叫《纸上染了蓝》,怀念逝去的母亲。他说母子之爱复杂,其中或许有恨,有不解,关联复杂,千丝万缕。


其实,又何止母爱父爱,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的关系,恐怕也总是爱恨交缠,念念难忘。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法国文学家加缪(1913 - 1960)


前几天读 Todd Oliver 写的《加缪传》。其中饶有兴味的段落,不单有「花花公子」加缪,怎样在粉香花丛中自在游走,还有他和同乡、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纠缠一生的爱恨故事。


通常的,两人就某个议题,面红耳赤地吵了一架后,萨特不久便会收到加缪的信,感谢他寄来的钱,再写些「友谊长存」之类的甜腻句子。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起初,两人无话不说,相谈甚欢。后来,因为政治立场相异,一个向左祭起存在主义大旗,另一个向右批判集权和暴力,两人渐渐水火不容。


1952 年,因加缪小说《反叛者》的出版,崇尚「纯粹反叛」的加缪,与鼓吹暴力革命的萨特阵营公开决裂。冷战高潮时期发生的这件事,毫不费力地登上了《法兰西报》头版。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关于两人的反目,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萨特将一位三流作家,批评加缪小说《反叛者》的文章,毫不客气地登在自己出版的杂志上,引得加缪大动肝火——要知道,早几年正是加缪盛赞了萨特的《恶心》。


虽然两人同被誉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双子星」,但加缪本人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阵营中一分子。他几乎被记者问腻了,不得已抛出一句「存在主义者试图解决一切问题,而这是不可能的」应付了事。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然而,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加缪仍被评审称作「存在主义者」,看来有些事情,不由人。


萨特和加缪两人决裂后,仍持续关注对方,多像分手后各处打听对方动态的恋人。终归是放不下,不然萨特也不会在加缪因车祸去世后,将那封「友谊长存」的信交给出版商。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聊过文学圈这点恩怨,不妨再来看看画家们。


毕加索与他西班牙同乡米罗的友谊,磕磕绊绊。自命清高的米罗,在巴黎住久了,渐渐厌倦了身边诸如毕加索和马蒂斯等人,对于金钱和市场的刻意迎合。但他似乎不应忘记,自己初到巴黎时,毕加索曾热心带他结交同道友好。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远比这对西班牙同乡关系复杂的,是梵高和高更之间的故事。


稍微熟悉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梵高当年是怎样深深地,被年长五岁的高更吸引,却由于自卑和胆怯种种,而无法顺畅应对两人在阿尔的同居生活。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后来,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梵高,割掉自己一隻耳朵,却只换来高更的一句「请告诉他(梵高),我回巴黎去了」。


那时,距他们第一次在巴黎相见,不过两年有余。在这段关系里,自信的高更永远是那个「神」一般的存在。而孤独的、渴望被爱的梵高,则更像是张爱玲笔下「遇见你,我便低到尘埃里」的那个人。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这段爱恨交缠的交往,强烈地刺激了梵高的艺术表达。1888 年夏秋,在等待高更到访的数月间,梵高创作了《向日葵》、《夜间咖啡馆——外景》和《夜间咖啡馆——室内景》多幅作品,炽烈,饱满,又不乏温暖。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法国南部新鲜空气的滋养,恐怕还要归因于某种入骨的想念和期盼。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吃马铃薯的人》


可以说,遇见高更并走入彼时法国印象主义圈子后的梵高,从构图到用色都彻底改变了。不信,我们比对 1885 年《吃马铃薯的人》和 1888 年的《夜间咖啡馆》,便能见出一二。


艺术家总是任性,固执地将生命将全部的渴望一股脑儿抛掷入画作、旋律和文字中,妄图用它们换来慰藉和同情。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夜间咖啡馆》


去年冬天读木心的书,今年冬天重读,记下一个句子:「不知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木心也是释然了,才写得出这样的通达透彻。诗中还有一句「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不知诗人当时,是否正想着梵高画中的鸢尾。可如果这世上尽是释然,尽是想透放下与和解,哪儿来的向日葵、稻田和那句「友谊长存」呢?


本文插图为夏加尔蓝色的梦幻画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706.html

分享给朋友:

“爱恨交缠,友谊长存” 的相关文章

感谢让我遇到了你

感谢让我遇到了你

  如果说真的,你与我终归是两个世界的人,太多的时间也只是越陷越深。天外雨,尽管努力学着默声而哭,朦朦胧胧的,在心间滑过两行,透明的无色。748219美文网   早已习惯了你爱的音乐中没有了属于我的副歌,过去情深吟唱,如今伤感浅唱,难以忘...

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

前几日,梦到了类似紧那罗的神祈,柔和的金色,清晰的笑容,清泠泠的好似月光的声音,朵朵清清淡淡的莲花隐于他们身后,散着温柔的气息。说来奇怪,那些平日里想象不出的神祈,最近在梦里倒是经常出现。昨日晚上抄写了一些书摘,看...

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故居

此行欧洲原为比利时展事,顺道荷兰一游,九月初必须赶回北京上课,德国并不在旅行计划之内,但取票登机均须到法兰克福,当地两家旅行社同声致歉:月初机位全部满座,上旬机票必须每天电话询问。九月八日,我决定提前进入德国,停留科隆,就近等票。黄昏,火车...

音乐是真

音乐是真

音乐是什么?在巴洛克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神的启示;在古典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一种客观形式所主宰的艺术;在浪漫主义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自我的发现,是情感对情感的对话;在印象主义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绘画,是颜色,是线条...

靠向音乐

靠向音乐

20 世纪艺术特征在总体上都趋向于音乐——含混、变形、抽象、直觉和梦导。当时的艺术家们已经清醒意识到,必须打破传统框架。任何时代都没有像 20 世纪现代派艺术家们那样,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领域共同背叛古典艺术——建...

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

我的手机壁纸,很长一段时间用的是元初画家龚开的《中山出游图》。这源于我对鬼怪的痴迷,而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捉鬼的钟馗携妹出游的情景。画中的钟馗豹眼猪鼻,坐在肩舆上回望他的妹妹;钟馗的妹妹墨妆高髻,亦是坐在肩舆上,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