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7-20)诗词类1753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每次看徽宗的画,我总不免联想到他的身世。因为他的笔墨里,有种不争的态度在里面。的确,他是皇帝,不需要争,也无人争得过。


徽宗养尊处优又天资聪明,所以画法自然不同别家要折腾,要求异来博得众彩。可以说,他的画是天赐,像汝窑青瓷,一出炉,便是雨过天晴的蓝,绝版的不可再造。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这幅《芙蓉锦鸡图》,就是宋徽宗花鸟画中的一副上品。如今它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算得上是宫廷院体派花鸟画的代表之作。


这幅画采用设色绢本(对这个概念还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参见《20个中国画欣赏的高频术语》)。纵 81.5 厘米,横 53.6 厘米,是一副比较瘦长的立轴画,这也是文人画比较喜欢的形式。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一副秋景,画中又是锦鸡又是芙蓉,充满了宫廷院体画的气息。相比民间画的自然趣味,宫廷画中的素材往往都是些珍禽瑞兽,一派福瑞祥和的气象。


可宋徽宗就是能够用工秀的笔墨,压住这种华丽,并且淡淡的罩了层薄彩,贵气内收。想想如今在工艺品店里看到的,那些个个画得像爆发户一样的孔雀,高下立见。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画面中的花朵硕大,锦鸡丰肥,把花枝都压得垂了下来。而锦鸡正聚精会神的盯着远处两只蝴蝶,神采奕奕。据说这也是徽宗独创的画法,他往往用生漆为鸟儿点睛,因此眼神会显得格外精神。


其实,徽宗将种种物象刻画的如此逼真传神,也是当时学风使然。宋人学风尚“理”、讲“格物”,画师们要亲自去观察写生,钻研琢磨,方才笔笔生华。据说徽宗在考验宫廷画师们画孔雀飞升时,先抬左脚还是右脚,都要先搞清楚。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不仅绘画,书法上徽宗也功力深厚。画面右侧便是他亲自题写的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这是在赞美鸡的品格和德行。诗虽然一般,但书法的气质却美的不可方物。


这种骨气嶙峋的字体也是他的独创,名为瘦金体。瘦,不但不油腻,而且还尽带清朗俊秀的神韵了。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有书有画,而且精妙如此,已经相当可以了,不过这位皇帝从来不停止在艺术上的追求。比如,画面右下角的签名,光是“宣和殿御制并书”一行字还不够,最下方还有一个奇怪的符号。这也是他自创的独家签名,被称为“花押”。


这里说的“花押”,与书画专用的闲章还不是一回事。花押往往有点龙飞凤舞,缺笔少划的感觉,其目是为了防止假冒,类似于现代明星们的艺术签名。宋徽宗的这个签名,其实包含着四个字,把它们拆分一下正是“天下一人”。如今,它也成为历代花押里最为人乐道的一个。


关于这幅画就先说这么多。最后给您带来一部,由中央美院动画专业研究生杨春执导的短篇动画《美丽的森林》。动画中的画面都是参照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等古代工笔画完成。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426.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淡淡的

下一篇:江南丝竹

“不忘醉芙蓉,只因帝王心” 的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带他吃顿饭就够了

教育孩子,带他吃顿饭就够了

  上个周末,我和门卫大爷在说话,出门刚好遇到邻居,他们夫妻俩这段时间一直很忙,正准备出去好好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大爷调侃他们说:不带孩子去呀?去过二人世界嘛。   邻居有些无奈地说,诶,在他奶奶家呢,带孩子出去吃饭,上蹿下跳的...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心态,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境界,进而决定一个人能抵达的高度。   心态平和而又积极向上的人,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够不卑不亢,淡定从容。   心态不同,人生不同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   发现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功,...

老人的眼神

老人的眼神

去年出差顺路去了趟重庆磁器口古镇。一条小街,被人挤得水泄不通。路边是各色铺面。我被夹带在人流中缓缓前行。忽然,在一个缺口,我看见路边坐着一位老婆婆,满头白发,梳着一个小小的发髻。她的面前,摆着一个小篮子,上面放着若...

跟巴赫喝下午茶

跟巴赫喝下午茶

此时无风,阳光温暖,看着窗外的树和云,突然就想听巴赫了。打开音响,烧水沏茶,且就着巴赫喝一回吧。先从盲人管风琴家,瓦尔哈演奏的《帕萨卡里亚》开始。那缓慢的主题,像船桨一下下插到水深处,推动音乐前进。当它止住在一个最...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20 世纪的作曲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Igor Stravinsky,1882 - 1971),始终处于各种音乐新潮的风口浪尖,而又在各种风格流派的创作中,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同样的具有影...

杜尚的决定

杜尚的决定

杜尚的姿态老是不远不近的,冷眼热肠。他早期是一个策展人,却不在乎是否被接受,凡事总是笑眯眯的。一张聪明透顶的老脸,什么都无所谓。他不强调,不反对,也不赞同,不解释。二战以后,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前卫艺术,各有各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