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微信用户2年前 (2023-08-25)诗词类1114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冯唐都是北京作家。这几个人的作品风格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特点,都是我喜欢的。

北京作家的东西,语言比较生动幽默,能贫,读来让人有阅读快感。老舍是早期北京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就很幽默,北京作家的幽默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1. 阿城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阿城的代表作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篇篇都好,读了叫人难以忘记。


阿城写东西像老舍一样,摒弃华丽辞藻,生僻词汇也很少,普普通通的口语化的句子,凑在一起,情景画面氛围全出来了,很容易让人身临其境。阿城不煽情,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地叙事,却让人读着读着就被打动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孩子王》里那个抄字典,背生字的孩子王,和《树王》里那个沉默寡言却极有主意的退伍军人,都让人读之动容。读完小说人物还在心里,好像不是小说人物,而是真有其人。不由自主为他们的命运和作为感叹和感动。


阿城的东西有点脱尘出俗的飘逸感,尤其是《棋王》更给人这样的印象。人物好像呆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很专注很享受,不受外界影响,给内心世界竖起一道隔离墙,将喧嚣吵闹烦人的外部世界,阻挡在外面。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我曾看到王朔的文章里,提到阿城在美国呆着也从来不学英文,说是怕英文会使得他的中文文字串味。猜想阿城自己也是可以呆在自己小世界里,不受外界干扰的。


阿城的散文随笔我也读过,但印象不似小说深,有些东西有点“玄”,读了有点不知所云,自然也就记不住。阿城国学功底深厚,儒释道据说都有研究,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钟惦斐,家学渊源可以想见。


2. 王小波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与阿城是同时代人,经历有相似之处,去过农村插队。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最有名,故事很简单,就是王二——这个名字挺有趣,姓王的排行老二的小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和“破鞋”陈清扬的恋爱经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小说的写法,很别致很黑色幽默。他堂而皇之描写做爱过程,但读着没有很色情的感觉。他大概是最早直截了当地,把男人阳具拿来说事儿的当代中国作家,但读着也没有猥琐讨厌的感觉。


王小波不装腔作势,这点同王朔很像。他的小说时有“金句”出现,让人读了会心一笑,会喜欢写出这样句子来的作者。王小波在台湾香港也有大量粉丝,不是偶然的。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小波的杂文写得很好,读来畅快淋漓。他是学理科出身,思考问题逻辑严谨。他有篇《我看国学》,讽刺孟子朱子,对许多人一味钻在所谓国学故纸堆里,作死学问大不以为然。诙谐幽默而不失深刻,很有意思。


冯唐很推崇喜欢王小波,受他影响不小。可惜王小波英年早逝,不然会有更多的作品可以期待。


3. 王朔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的作品影响之大不用说的。他的语言风格影响了一代人的说话方式,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没有那个其他作家做到过。


阿城说只有王朔才算得上所谓先锋作家,因为他用自己冷嘲热讽的一套语言,颠覆了原来占据主流地位的那套一本正经的语言。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小说一反常态,别开生面,有点嬉皮笑脸,很贫,也很幽默辛辣,很锐利,将许多一本正经的东西,弄得很没面子很难堪很下不了台,这给人带来很大的快感和享受。


他早期的言情小说有点小煽情,但不失可爱,千回百转,让读者跟着纠结。王朔小说对话总是写得很精彩,三言两语,人物跃然纸上。用最少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达丰富的内容,王朔的这项本领很少有人能及。


王朔很少佩服人,但他说最佩服的是阿城,这也显出阿城的高超了。


4. 冯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是七零后作家,比上述三人里最年轻的王朔,还小十多岁。冯唐说他儿时最崇拜的文字英雄就是上述三人,他文字受王朔影响的痕迹很明显。


冯唐读的书不少,经历也很丰富,此君聪明,读了博士,是妇产科专家,还做过有名大公司的CEO,懂英文,能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虽然有不少诟病他的翻译作品的声音,但能翻敢翻,就属不易了。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文字生动幽默行云流水,想象力丰富,给人阅读享受。他的小说人物少,也没有多少情节,人物内心感受挖掘比较深。他对自己的《不二》极具自信,认为可与《金瓶梅》《肉蒲团》一样名垂青史。


冯唐的随笔写得好,我喜欢他的随笔集《三十六大》,此人好思考,也有见地,加之擅表达,不少随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读了也很亲切。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自信,他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是诗,其次才是小说随笔。冯唐对韩寒的作品大不以为然,认为不上档次。贾平凹也曾经批评过韩寒的作品,说那不能算是文学,冯唐说的更形象更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文学这东西有一道“金线”在那里,虽然那“金线”看不到,但搞文字的人都感觉得到,而韩寒的作品是够不到那条“金线”的。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像王小波一样,喜欢拿男人的生殖器说事儿,他有本书的书名就叫《天下卵》。


在他的小说里,阳具更是无处不在——现在很多人好像都喜欢把生殖器挂在嘴上,无论哪类文章,相干不相干,有无必要都是“JIJI”长“JIJI”短的,“JIJI”蔚然成风——,那让人读着感觉有些别扭,有违和感。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而王小波的作品却没有那种感觉。有人说冯唐流氓,却没人说王小波流氓,同样是拿阳具说事儿,感觉却不一样。


那里也有个品味的“金线”在那里,看不到,但感觉得到。关于阳具的“用法”冯唐够不到品味的“金线”,就让人觉得流氓了吧。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冯唐都不忌讳被人称为流氓。但感觉不一样。王朔并不以流氓为荣,他说“我是流氓我怕谁”,那是一种狡猾的“战术”,先给自己打上一针免疫针,之后攻击他人时,就不怕别人反攻——我自己都说自己流氓了,你还能怎样?


王朔给人印象是不把别人当回事儿,也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大家都一样,谁都别端着揣着自以为是那么回事儿。冯唐不怎么攻击别人,别人倒会攻击他。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好像挺喜欢“流氓”这称呼,仿佛觉得“流氓”正是其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之处,他有时甚至给人印象,似乎刻意要给自己抹上点流氓色彩。但我看访谈节目里的王朔和冯唐,给人印象又大相径庭。


王朔坐没坐相,语速极快,一口一个“他妈的”,确有“痞子”风范;冯唐却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讲话字斟句酌有条不紊,全不带一个脏字。冯唐一点都不流氓。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上述作家互相也有评论。阿城对王朔文学成就的评价,如前所诉至高无上,认为是真正的先锋派代表。


王小波对王朔评价也不低,王小波对阿城的《棋王》不以为然,认为在农村那种环境里,象棋好手只会越下越臭,最后退化成一个臭棋篓子。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王朔说他这辈子如果硬要举出一个偶像,那就非阿城莫属,换句话说阿城是他唯一心悦诚服的人物。


有人问他当年他销声匿迹于文坛时,王小波横空出世,如果当时他还在创作,二者之间会是怎样情况,王朔笑说:大概会平分秋色相得益彰吧。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冯唐作为晚辈对上述三人也有评价,他认为王小波的作品是佳作,但仍有不足之处,英年早逝十分可惜。


王朔极具才气,可惜书读得不多。并预言许多年之后仍会有人读王朔,但读阿城的一定更多。


本文插图为黄永玉作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在高处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1444.html

分享给朋友:

“阿城、王小波、王朔和冯唐” 的相关文章

壬虎年生日感吟

壬虎年生日感吟

七绝二月春回紫气升,初七吉利聚亲朋。巧逢老朽生辰日,畅饮抒怀似返青。七律风摆苍枝鹊悦吟,时光转瞬又临春。日升东岭红霞灿,雁返北疆野岭新。退岗营家多乐趣,习诗会友少烦心。功名利禄抛霄外,慢步晨夕永健身。鹧鸪天退岗十年已挂零,消压卸羁负担轻。...

心里话

心里话

  一条路为何曲曲折折, 孝顺的心为何若有若无,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灿烂星河, 兴邦耀祖永恒不变的传承, 养老为何有不同的雕琢? 老人有钱: 儿女们惦记着怎样得的更多, 老人没钱: 多子女轮流看护着, 罪孽啊, 生儿女的时...

重阳节故事新编

重阳节故事新编

  重阳节故事新编 很久以前,在一条大河边住着一个名叫桓景的人,非常尊敬老人,不但孝顺父母,对其他老人也是尽力帮助。他一家人守着几片薄地,起早贪黑地干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天有不测风云,大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

步韵诗友题图诗

步韵诗友题图诗

七绝•步韵诗友题图山寺(新韵)三首一香烟缭绕缈云空,鸟语梵音唤客听。绽放桃花织雅境,吉祥寺景佑民生。二古寺倚峰面远空,洪钟响鼓引人听。桃花烂漫牵心境,仰目禅房善念生。三紫气升腾索碧空,禅音鹊唱隔屏听。林环古寺营幽境,眸览神驰感慨生。,题图七...

跟巴赫喝下午茶

跟巴赫喝下午茶

此时无风,阳光温暖,看着窗外的树和云,突然就想听巴赫了。打开音响,烧水沏茶,且就着巴赫喝一回吧。先从盲人管风琴家,瓦尔哈演奏的《帕萨卡里亚》开始。那缓慢的主题,像船桨一下下插到水深处,推动音乐前进。当它止住在一个最...

说不尽的管平湖

说不尽的管平湖

人类思想、文化、艺术中的有些成就,其实是很难去进行分析、解说的。比如书法中的王羲之、绘画中的梵高、文学中的苏东坡、音乐中的莫扎特,比如《圣经》。他们的不可解说,是因为他们的境界太高,常人要真切地看清他们的面貌、理解他们的精神,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