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类 > 抽象与具象

抽象与具象

微信用户3年前 (2022-04-29)诗词类3051
抽象与具象

1945 年 1 月 19 日,常玉在《巴黎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中国画家对毕加索的见解》。


他在文章里写道:“毕加索的作品其实一点都不难懂,甚至本质上是单纯的。当代绘画就跟从前的大师绘画风格一样,整体而言遵循着人性的演进历程。而且,随着人的生活越来越复杂,绘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难以理解。


抽象与具象


在这个文章里,常玉既说毕加索的作品一点都不难懂,本质上是单纯的,又说当代绘画越来越复杂,变得难以理解。


常玉到底还是没有走上更加纯粹的、毕加索等人所走的抽象绘画的道路,而晚他 20 年的中国画家赵无极,最终以大片的色块取代符号,从而彻底实现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常玉本人并不需要纯粹的抽象。


抽象与具象


抽象派被定义为“没有现实和事实参考的艺术”。它以简化原始自然的方式,来描摹真实。或许,在常玉看来,这世上并没有比自然更丰富、更伟大的东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一直存在于他的骨子里,并与他的天性契合。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常玉画作其线条、造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他自小所习的书法艺术,便是致力于表现线条的抽象美,但常玉的最终表现并不依赖于此。


抽象与具象

无疑,常玉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核,带入油画创作中,并努力实现与此融合的境界。他真正想要做的或许是,如何在具象的画面中实现某种抽象性,让画面成为其内心世界的“应然”反应。


布朗库西在谈到他的雕塑作品《吻》时,讲过一段话:“我希望做成的雕像不仅使人们怀念一对恋人,而是怀念所有的恋人,表现地球上相互爱恋的男人和女人在离世前最真挚的感情。


抽象与具象

《吻》只是在一整块矩形石灰石上,雕刻着两个彼此相拥的男女,轮廓线条极为萧淡和简略。与罗丹的同题作品比,布朗库西的更简洁,更具有抽象性。但是布朗库西的《吻》其感人之处,并不在于它的抽象性,而是其表达出的强烈的“精神性”。


无论是抽象作品中所体现的无意识性,还是具象作品中表现出的抽象性,其动人之处并不在于抽象或具象本身,最好的作品是能给人带来某种强烈的心理感受,类似于让人“沉浸在梦与幻觉之中”——这是常玉对毕加索的评价,也是我看常玉作品时的感受。


抽象与具象

对常玉而言,具象与抽象都不是问题。对生命本身来说,绘画只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需求,需要抽象的时候就去抽象,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而实现绘画时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这和写作也相通。在不同境遇下,根据不同书写对象来选择表达技巧和方式,而那方式和技巧,不过是为了实现最终目的时的手段。


免责声明
    本网站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只按现有状况提供文章发布第三方网络平台服务,本网站及其所有者非交易一方,也非交易任何一方之代理人或代表;同时,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也未授权任何人代表或代理本网站及其所有者从事任何网络交易行为或做出任何承诺、保证或其他类似行为,除非有明确的书面授权。
    鉴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本网站无法鉴别和判断相关交易各主体之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资质、信用等状况,也无法鉴别和判断虚拟交易或正在交易或已交易之虚拟物品来源、权属、真伪、性能、规格、质量、数量等权利属性、自然属性及其他各种状况。因此,交易各方在交易前应加以仔细辨明,并慎重考虑和评估交易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点度点度金讯时代-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mwmm.com/post/373.html

分享给朋友:

“抽象与具象” 的相关文章

心里话

心里话

  一条路为何曲曲折折, 孝顺的心为何若有若无,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灿烂星河, 兴邦耀祖永恒不变的传承, 养老为何有不同的雕琢? 老人有钱: 儿女们惦记着怎样得的更多, 老人没钱: 多子女轮流看护着, 罪孽啊, 生儿女的时...

想

一个人是孤单, 想一个人才寂寞, 你说有时间一定来看我, 我心里很甜。 祈盼着, 从点点星空到朝阳升起, 望着你将要来路口, 却一片迷茫。 一个人是孤独, 想一个人才心痛, 你说一定给我一个拥抱, 我心里很暖, 向往着...

离天国最近的作曲家

离天国最近的作曲家

布鲁克纳比瓦格纳小 11 岁,比勃拉姆斯大 9 岁,按说应该和他们属于同时代的人,可音乐史上,却偏偏喜欢把他和马勒对比,归入后期浪漫主义。如果从年龄上看,布鲁克纳比马勒大 36 岁,彼此之间还保持着一种类似师生的关...

音乐的速度

音乐的速度

音乐的速度与表达的情绪密切相关,同一首乐曲,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奏,就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比如,把一首欢快的乐曲速度放慢两倍,就会产生悲伤的感觉;而如果把一首哀乐速度加快两倍,情绪则会变得明朗起来。于是,我们就经常会看到作曲家在乐曲名称...

通达

通达

这两天翻出《陈丹青音乐笔记》来看,再次动容于他的叙述之中。每个人所知道的事情其实都是很多的,但能够通畅表达出来的人并不多。陈丹青应该是那少数中的一个。这种通达的效果,在早些年间,自己就曾经见识并了解了,但要说到做到...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一个夏季,欲壑难填

20 世纪的作曲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Igor Stravinsky,1882 - 1971),始终处于各种音乐新潮的风口浪尖,而又在各种风格流派的创作中,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同样的具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