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
有朋友问我:舒伯特有 600 多首艺术歌曲,我要怎么听啊?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只要听一首,那就听舒伯特的“绝唱”,最后一首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女》,1828 年写给人声、单簧管与钢琴的作品。
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艺术歌曲也是个坎。但其实只要进入艺术歌曲的世界,人声与器乐的完美融合,往往会一点一滴融化许多世间的情绪,让人融入音乐的大千世界。
1827 年,舒伯特出席了贝多芬的葬礼。隔年三月,他举办了生平唯一的一场公开作品发表会,其中就包括这首《岩石上的牧羊女》。
只是世事难料,舒伯特十一月因病骤世,年仅 31 岁。想来在他生命的最后,居然还能写下这样绝美的歌曲,实在令人惊叹。
整首歌曲以降 B 大调写成,描写了当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回到温暖的家中,牧羊女却孤独地留在山谷幽暗的暮色中,思念远方的爱人。
钢琴柔美的前奏,带点忧伤,又带点渴望。单簧管模仿牧羊人的牧笛声,在一片空旷的山谷中,悠扬地向上飞扬。紧接着笛声,高亢的女高音飘缈而来,唱出深沉而迷人的诗句。
这首歌曲没有传统艺术歌曲常见的,音乐与人声的竞奏。合奏也少,而是一前一后,一搭一唱,一段高歌接着一段单簧管模仿的笛声,仿佛是响应歌中——孤独的情人与空谷回音间的一唱一和。
这首曲子长约 11 分钟,共有七段歌词,前四段与最后一段来自于威廉·穆勒的诗《深山牧羊人》,其余则选自谢齐尔的诗歌。这也是舒伯特继《魔王》之后,最长的一首歌。然而全曲听下来,你不会感觉一点点的单调。
曲子结尾,犹如寒冬褪尽,春暖花开,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可见即使是即将离开人世,舒伯特依旧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希望留予人间,这也是我认为舒伯特的音乐最迷人的地方。
而古典音乐,从舒伯特离开的那一年起,开始快速转向伟大的浪漫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