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空雄心不减,将于7月14日发射“月船3号”探测月球南极
印度将于周五发射“月船3号”任务,试图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月船”在梵文中的意思是“月球车”,它由一个着陆器、一个推进模块和一个漫游器组成,将于当地时间下午2:30从安得拉邦南部的斯里赫里科塔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升空。
这是印度继2019年“月船2号”失败后的第二次软着陆尝试。印度的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是在2008年,当时它的“月船1号”绕着月球运行,并在发现了月球表面上的水分子后,故意撞到了月球表面。
“月船3号”的目标是安全地降落在月球未探索的南极附近的具有挑战性的地形上,收集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以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组成。只有另外三个国家实现了在月球表面软着陆这一复杂的壮举——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印度工程师已经为这次发射工作了多年。他们从2019年“月船2号”坠毁的数据中吸取了教训,并进行了模拟演练,以修复故障。印度此后花费了大约7500万美元在“月船3号”任务上。
着陆器(以ISRO的创始人维克拉姆命名)重约1500公斤,它的肚子里装着一个重26公斤的漫游器,名为普拉格扬,梵文中意为智慧。周五升空后,飞行器将花费大约15到20天进入月球轨道。科学家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开始降低火箭的速度,使其达到一个能够让维克拉姆软着陆的点。
如果一切顺利,这辆六轮漫游器将弹出并在行星表面上的岩石和陨石坑周围漫游,收集关键数据和图像,并发送回地球进行分析。漫游器携带了五种仪器,它们将专注于找出关于月球表面的物理特征、表面附近的大气和构造活动,以研究表面以下发生了什么。
“月船3号”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月球南极仍然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那里处于阴影中的表面区域比月球北极的要大得多,这意味着在永久阴影的区域有水的可能性。水是太空探索和殖民化的关键资源,也是未来火星任务的跳板。
印度太空计划可以追溯到六十多年前,当时它是一个刚刚独立、深受血腥分裂之苦、贫穷落后的国家。当它在1963年发射了第一枚火箭进入太空时,它无法与美国和前苏联的雄心相匹敌,它们在太空竞赛中遥遥领先。
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五大经济体。它拥有一个蓬勃发展的年轻人口,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创新和技术中心。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的太空雄心一直在迎头赶上。对于这位于2014年以民族主义和未来伟大为票据扫荡上台的领导人来说,印度的太空计划是该国在全球舞台上日益突出地位的象征。
2014年,印度成为第一个到达火星的亚洲国家,当时它将“曼加里安”探测器送入了红色星球的轨道,花费了7400万美元——比好莱坞制作太空惊悚片“地心引力”花费的1亿美元还要少。